经过2009年,2010年的毛茶经验总结,初制所还有细节需要不断完善。好原料,决定好的生茶,这句话更有实际意义。
1、红梗的关注
有某些茶会有少量的红梗,引起茶友的关注,这本身不影响茶的质量。主要原因是采下鲜叶后在竹箩里放置时间过长,有些凋萎;毕竟采茶的茶山离初制所有段距离,还有就是采茶一般是在早上,中午才杀青,有的甚至到下午。如果鲜叶本身就不值钱,那茶农兴趣更不大了。好在古树茶对茶农很重要,他们用心对待。
要解决这个问题,只有多找几个采茶人,采完后全部收集起来马上人工杀青。基本可以避免红杆和红叶问题。
2、手工炒茶的效率
传统的手工炒茶远远胜过机器杀青;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是多了,书本上的理论是偏向机器,我个人还是比较赞成手工杀青,而且是比较厚的铁锅,这样低温杀青,更均匀,更精细。这就需要当地老茶农,比较有经验,唯一的问题是效率一时无法提高。只有增加铁锅。
3、火候的把握
就像手工炒龙井茶一样,普洱茶的温度控制也是需要经验,一般茶农土灶烧的都是木柴,有时火大,有时火小。如果火太大,人手就翻不过来,有的晒青茶就会有糊边。如果温度太低,前面说的炒成半生熟,杀青没有达到效果。后面饼刚出来,感觉草青味重,茶饼放上半年才回到正味上来。
4、清爽度的争论
清爽度和杀青确实有关注,但并不是立即采立即杀青就叫清爽。而是茶叶本身的品质,就像喝刮风寨,有的茶友说很清爽。或许我们称之为喉韵,是感知的结果,而非闻起味的结果。如果光闻茶表面,那烘青茶更香,但这不是清爽,而是工艺的造假。
作者:老李